(懼怕昆蟲者請高速閃避此文)
終於來到每個螳螂玩家都會達成的花螳螂成就之一 - 蘭花螳螂(學名:Hymenopus coronatus)啦~!!蘭花螳螂原產自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緬甸、泰國及雲南西雙版納等熱帶雨林呈帶狀的分布,且每種之間在體型大小以及成體的花紋、頭冠處又有些許的不同,市面上比較有在流通的蘭花螳螂主要為馬來蘭花螳螂及印尼蘭花螳螂這兩種。我這邊所飼養到的為印尼蘭花螳螂,之後若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兩者間的差異之處在哪裡。
這回從蟲友那邊得到了4月初孵育出來的四隻蘭花螳螂寶寶,相較於先前養過的枯葉螳螂和雲眼斑螳螂等,蘭花螳螂在飼養上就多了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對於溫度(約26°C左右)還有環境溼氣的控制都有所要求。蘭花螳螂在繁殖上不太容易,因為螳螂生育上有避免近親繁殖的天性,同一時期所養的公母生長週期不一樣且公蟲通常會較母蟲更早一齡發育完成,因此若想要同批螳螂繁衍的話就得透過人為控制溫度與食物等來保證兩性同一時間成蟲。此外幼年螳螂夭折率也不低,每一次的蛻皮也都可能有折損問題發生,特別是蘭花螳螂特化成像花瓣的足時常會有卡皮問題,種種飼養問題也讓這類螳螂價格上也較為高昂(物以稀為貴嘛~),所以會建議有飼養經驗後入手。
蘭花螳螂原產於熱帶雨林飼養溫度盡量不要高於30度,對於環境濕度上需求比較高,空氣濕度最好能保持70%以上且每天噴灑水一次(直接噴到螳螂身上沒關係,他們會吸食水珠補充水分),且因為蘭花螳螂可以穩健的行走於光滑面,所以直接用一個塑料杯來飼育就可以了。
餵食的昆蟲方面選擇投餵小型飛行昆蟲為主,可以整個生命週期都餵予殘翅果蠅也沒問題,只是像我朋友是人工投餵分屍的紅蟑肉塊,同環境飼養下只投餵果蠅來飼養的明顯蛻皮發育時間較晚,以至於我偶爾會到外頭野採一些蝶蛾類換換口味補充營養。成蟲公母的體型懸殊很大,公蟲體型約3公分十分嬌小,母蟲則可達7~8公分,且形狀如同玉蘭花一樣相當漂亮美麗。
04/12 紀錄
剛出生的蘭花螳螂寶寶有別於很多偽裝螞蟻般烏黑的小螳螂,四肢及頭部呈現黑色,身體則是宛如魔鬼般的鮮豔橙紅,這種顏色在自然界多半是警戒嚇退獵食者的保護色。在餵食上我是選擇用果蠅餵養,一週用霧狀噴水提供水分跟濕氣來源,要稍微不要積水過多造成黴菌滋生及螳螂寶寶行動不便。另外由於我所飼養環境西曬嚴重且較悶熱不通風,所以為了這些嬌客都會在接近正午時間開冷氣,避免過熱悶到螳螂導致憾事發生。
剛出生的蘭花螳螂幼螳對週遭事物充滿好奇,活動力也很旺盛
4/22紀錄
進入二齡階段顏色就開始了轉變,剛蛻皮完的蘭花螳螂身上的橙紅色淡了許多,六條腿還有頭部由原先的黑色轉為白色,且在腿部基節處還帶些粉紫色十分好看,難怪會被某些蟲友稱其為蟲界的花仙子。
感覺這樣的身型躲到花叢間真的能完美偽裝成花蕊呢
5/07 紀錄
同期蟲友有些人會抱怨自家蘭花螳螂懶到都要手餵才願意捕食,好在我這邊養的都不是嬌生慣養的少爺小姐,對於我投餵的果蠅也都願意賞光,進食意願十分高漲讓我看得很開心。
05/29 紀錄
進入三齡比我想像中還久,諮詢了蟲友才知道只要看起來身體健康且不是兩三個月都沒蛻皮,都算是正常生育的狀態,這才讓我放下深怕自家螳螂是否滯育的心來。3齡蘭花螳螂與2齡相比除了體態上稍微長開一點,感覺比較明顯的是體色上粉紫色的部分淡了許多。
蘭花螳螂翹起來的腹部也是偽裝的一部分,基部顏色還有仿蘭花般的紋路,從後面俯瞰看過去加上兩對特化如花瓣的足真的挺像一朵精緻的小花的,難怪在原產地可以欺騙許多訪花而來的蝶蜂。
07/02 紀錄
4齡的蘭花螳螂還是整體很是迷你,但讓我比較難過的是幼齡時那種粉紫色的色調越來越少了,感覺整隻都要白了起來。因此接下來打算調整一下飼養方式,試試看每天太陽光1~2小時外加飼養環境多些顯色的鮮豔裝飾,看看能否刺激基因來讓後面蛻皮的蘭花螳螂體色再次顯出浪漫的粉紫色調。
08/09 紀錄
最近手邊很多螳螂體型大多開始趨於中型或大型了,看回來蘭花螳螂這裡就有種突然畫面變到很袖珍幼小的感覺,五齡了還是只有指甲般大小,真的是在幫飼主上省空間的。之前都是放在手上拍攝,今天興致一來就將蘭花螳螂放到琴的面板上,比起油漆面的牆壁果然有背景木紋更能凸顯出蘭花身上的精緻體色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