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螳螂遇上的疑難雜症的處理與預防

  就像養貓狗動物一樣,昆蟲其實也會有因細菌病毒或環境不衛生等影響導致生病,若沒有及時做些處置的話就可能導致飼養的螳螂身體孱弱,嚴重則會直接導致死亡。

  在人為環境下飼養的螳螂不可避免的就會遇上一些生病的個體,主要原因大多也都是因飼主的不熟悉給予了不良環境或食物等所致,所以如果若能在觀察中判斷出螳螂的健康狀況出問題時及時處理,很多時候都能夠成功救回螳螂。

  那一般在飼養螳螂上我比較常見到的有哪些問題,下面就來跟大家介紹我的處理情況,當然我的方法不見得是最好的,若有更好的方法也歡迎下方留言一起探討!!

 


 

一、嘔吐髒水

  這是最常見的螳螂病狀,病徵可見螳螂在飼養容器中吐出紅或黑褐色的汙水狀,且通常會伴隨一種酸酸臭臭的味道。嘔吐最常見的原因是人為餵食螳螂食物過量,或是螳螂吃到不乾淨的活餌使得消化系統出了狀況,另外也有螳螂若蟲本身體質不好所致(就和人一樣有些螳螂先天生下來就體弱多病)

飼養螳螂遇上的疑難雜症的處理與預防

 

(一)螳螂攝食過量

  有些螳螂進食的積極性很高,這導致許多飼養者以為牠還很餓就不斷給食,聰明一點的螳螂有些飽食了就不會獵食。但另一些機會主義者的螳螂在野外本就不見得天天能飽餐,一看到獵物自然本能就會上前抓住開啃,即便吐了也會在過後繼續取食。這部分只能建議飼主不要過度給予螳螂多於且沒必要的關愛,要餵食前先觀察螳螂腹部的隆起狀態,若發現螳螂的腹部已經因塞了食物鼓起腫大就最好等牠消化後幾天投餵,餵食多了只是造成活餌的浪費以及害了螳螂。

 

(二)螳螂進食到不乾淨或是不合宜的食物

  絕大多數的螳螂都是吃活餌為主,所以選擇何種食物來提供給螳螂的營養就顯得至關重要!要將活餌作為良好營養載體就要看飼主所提供活餌怎樣的飼養環境以及食物,大多數人可能普遍都是選擇去到爬蟲店或是水族店去購買,如果是這樣話就要注意一下店內活餌的飼養環境,若有疑慮就必須在帶回家餵食螳螂前經過一段時間餵食一些較為營養的餌料。

  此外螳界中越漂亮的物種普遍消化系統越差,有些甚至取食傾向是接受飛行昆蟲,當螳螂因為飢餓選擇進食一些高脂肪量的昆蟲如麵包蟲等,在蟲體不潔淨以及消化不良的壓力下,就容易導致消化系統承受壓力進而崩潰造成嘔吐。

  在提供的螳螂食物部分我這邊稍微提出幾個常會餵出問題的NG活餌,如高脂肪量的麵包蟲、懷孕抱蛋的成體櫻桃紅蟑(這個我每次餵到每次都出問題)、成體羽化後還沒有排出胎糞的果蠅,上述這些都是我在餵養上會避免的部分。
 

>>>>  螳螂飼養入門篇 - 投餵的食物選擇以及注意事項 <<<<

 

嘔吐的治療方式:

  暫時停止投餌餵食的行為,並將生病的螳螂換到通風且乾淨的容器,如果是在冬天的話記得加溫且保持環境乾燥不要噴水。在照養螳螂過程中一發現螳螂沒有在繼續吐水後,可以用試管吸取蜂蜜水、低濃度的糖液來給螳螂補充水分還有營養,只要待到螳螂排出的糞便呈乾淨粒狀就表示有控制好病情了。

 

 

二、受傷、斷肢

  螳螂受傷的原因可能是蛻皮受干擾失敗、遭投餵的活餌攻擊或反擊、人為把玩所致等。昆蟲的恢復再生能力其實很好,只要不是已經成體羽化的個體,多數受傷的若蟲都能透過每一次的蛻皮得到截肢部位的再生,嚴重者可能需經兩次蛻皮才會完好如初;但假若是成蟲羽化過後所造成的傷勢,那就不會再生復原,傷勢嚴重者建議做冷凍處理讓牠少受難一路好走...

 

傷口處的治療方式:

  保持飼養容器內環境通風乾燥以利傷口癒合,非小型的螳螂可以在傷口處用棉花棒沾取一些酒精擦拭,以避免傷口被病菌感染。

 

 

三、眼睛全黑

  這病徵可從觀察螳螂的複眼來看出,正常在看螳螂的複眼時只會看到一個小黑點,且這黑點會隨著觀察者的視角變化而改變,可若看到螳螂的複眼一片黑且慢慢有擴大的跡象那就有問題了。這問題多半是螳螂趨光導致複眼不斷摩擦飼養容器邊緣所致(例如養在沒加工的塑膠杯中),如果是若蟲期就發現的話只要趕緊處理將螳螂換到合適的飼養箱中,經過蛻皮後就會大幅改善不會產生影響,羽化成體如果出現這問題基本沒救。

 

黑眼的處理方式

  將環境容器改為使用紙板、壓克力板以及絲網所製的飼養容器,或是降低環境中給予的光線都能改善狀況。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東東 的頭像
    東東

    南洋手札

    東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